走到地摊跟前时,郭壮发现罗叔还没走,地上的猪肉也卖得精光,他有点生气就问道:“罗叔,你咋还没回去啊?再晚就不上末班车了。”
罗叔笑着说:“我每次下山都是肩挑背扛,花那钱做啥,多走走还锻炼身体。”
这怎么行,从镇里到枫树湾村走直路都有三十多里,眼看着天要黑了,他看到旁边正好有一辆去山下的面包车,就让司机把车开过来,生拉硬扯把罗叔推进车里,面包车装得满满的一车人和货直奔大山而去。
在车上,郭壮看到大包小包的年货,也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打着招呼,大家都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埋怨通村公路修的不好,有的说东家长西家短的,中心意思是外面都比自家的好,农村条件闭塞发展受限,跟郭壮掌握的情况差不多,主要是通信和通村公路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郭壮先提出一个话题看有没有人接腔:“农村生活也不比城里差啊,你看这车挤的,大包小包都是好吃的。”
话没说完,邻座的中年人就接过了话头:“也就过年这功夫热闹一阵,过完年没等初五都走得差不多了,家里头就又只些老人和孩子。现在这年头真是往回过,以往过年还有些意思,不管多穷,家家灶头上挂满了腊肉腊肠,烫土皮蒸年糕,你看现在,虽然城里什么都能买到,但不是那个味,吃不出年的味道啊。”
一个妇女也说道:“可不是嘛,上面要搞新农村,楼房倒是盖了一大片,可大门都是紧闭着的,时间长了门口的草都比门头高,夏天发大水好多房屋后沟都发生泥石流,那不是浪费钱嘛。”
趁这个功夫,郭壮忽然想起扶贫的事,何不咨询下这些人,看他们是如何评价的。他又放个话题说:“是啊,现在进入老龄社会了,农村确实老人比较多,有子女照顾的还好些,只是那些孤寡老人和五保户日子不好过啊。”
那中年男人看了一眼郭壮说:“你是哪个村的,问这些常识性的事。他们啊有村里的照顾啊,只不过吃不饱也饿不死,你没看镇上那些卖衣服的好多都是救济服装,有些困难户把村里发的劳保服装和食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典当给这些商户换些钱花,听说有的村根本就没把物资发到困难户手里,有的拿去便宜卖了,有的给大伙分分拉倒,搞平均摊。”
听他一说,郭壮心里一惊,莫非刚才买的服装都是救济服装,怪不得那么便宜呢,他心里凉半截,但还是故作镇静听这些人说些村里的八卦。
面包车上不了山,郭壮只好陪着罗叔走上山,好在罗叔下山时带了一根扁担,他俩就轮流挑着物品边走边聊,从车上几个人的牢骚话和在镇上看到的一切,郭壮大概掌握了农村基本的一些情况。总的感觉是山高黄帝远,各村有各村的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可怎么行呢?他决心找个机会和老同学马有才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