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群侠乱世 > 武术资料普及(太极拳)

武术资料普及(太极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另有电影以此为名。

中国六大太极拳流派中,河北邯郸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是在河南焦作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bei jing吴式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基础上形成,河北保定孙氏太极拳源于武氏太极拳。故多认为陈氏太极拳为中国太极拳的最早雏形。但仍存在部分争议。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焦作温县被中国zhong yang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文化部、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201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指导,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支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全球近200万网友通过国际在线的12个语言网站踊跃投票,评选中国太极拳祖祠所在地焦作温县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中国武术之乡“。

新派太极是中国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以杨式风格为主,并吸收了陈、吴、武、孙多家太极的特点,自1957年以来先后创编的多套新编太极套路。国家套路主要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另外,针对不同的门派,又创编了杨氏四十式、陈氏五十六式、吴式四十五式、孙氏七十三式和武式四十六式太极拳。

首先声明一下,太极拳的发展一直都与太极无关,从陈家沟(河南省温县)的第一代传人(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到陈氏第十四代的陈长兴都没提过太极,都是打他们的乡下拳。太极拳里面可能应用了张三丰的观念,但其实的套路却并不是由张三丰所创。陈家太极拳是个非常好的拳种,它是当年戚继光打仗训练士兵用的三十二势长拳,而这套拳是由少林的大小洪拳、通臂拳演化出来,而大小洪拳和通臂拳则是由宋太祖练兵用的长拳演变而成。所以说陈家沟所练的拳源流非常好,只因后来没有打仗,士兵唯有回到乡下打,陈王廷都是这样,并且他有时会看看《黄庭经》。

人说陈王廷开创了陈式太极拳,其实他没有创,只是戚继光的功夫流传到陈家沟,他在改编一小部分。陈王廷把这套拳传给陈长兴,陈长兴又把它教给杨露禅,而杨露蝉在1852年又拾到武禹襄的一本《太极拳论》,从此以后才开始用太极拳这个名,而不再用陈家炮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