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汇率可让很多英国人都有利可图了。
在加尔各答英国人自己开办的银行中,英镑与华元的实际兑换率都不会超过43,手续费也不是单单的一个百分点,整个算下来,价格往往是落到42.5了。
所以别听民间的传闻胡扯,很多人都说一英镑应该兑换五十华元,但嘴巴说的话永远不能当真。
而现在金德讷格尔中国人的银行点出现了,1:45的汇率完胜加尔各答的英国银行。所以,这一消息被埃德蒙得知之后,他的第一个反应还是英国的银行可真黑啊。
45的汇率扣掉1%的手续费,那也有44.5呢。但英国银行给的是42.5,这还不能确定,他们的利润该有多大啊。
“该死的东印度公司。”埃德蒙都想起了当初的货币兑换了,用欧洲的白银去套现日本的黄金,然后购买中国的货物。
“这真是个好消息。”埃德蒙高兴地说道。
他手头付了之前协议书的后续费用后还能剩下300磅,三百英镑也就是能兑换13350华元,而要是用加尔各答的银行汇率来兑换,那连12600华元都不能保证。
这里的中国货比之加尔各答唯一的不同就是要用华元结算,英镑在花销之前必须兑换成华元。
750华元似乎价值并不高,十五个英镑左右么,或许埃德蒙请人大吃一顿就花出去了,举办一场小型的酒会也差不多要这个家【这个时代的英镑真的超顶用】,但自己花用了和白白的被人占去便宜,这感觉可是天地之差的。
加尔各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根据地,在这里他们代表着英国政府。存在感比‘老巢’所在地英国牛逼的多了。
“一英镑兑换四十五华元!手续费一个百分点。”约翰·迪尔嘴里吐出的这个数字让加尔各大银行的董事汉普顿有些眼晕,这不怪他失态态,实在是这个价格比加尔各答银行的兑换率高的太多。
“扣除掉一切费用,实际到手的是44.5,而我们只给出了425。甚至在那几个月的高峰期中连42.5的价位都保持不住,要落到42/42.3。”
“汉普顿先生,中国人的银行点可以开出发票。在金德讷格尔,发票可以当做钱来使用。谁要是拿着那发票,他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从预定的中国外贸银行的营业点里取出相应的金额。兑换金可以选择交给金德讷格尔的银行点,也可以交给外贸银行的营业点。发票上都有标注。”约翰·迪尔觉得很无奈。加尔各答银行在中国的外贸银行中可没那么多的储币,就连东印度公司的户头上余款也不会超过一百万华元。
中国人可以用的法子,加尔各答银行则根本不行。
而且加尔各答银行的信誉值也远远不能同中国的外贸银行媲美。后者在欧洲的名头都异常响亮。
中国人的这一招注定要重创加尔各答银行。
要知道,英镑在中国的外贸银行进行兑换,兑换率最初是50,但现在已经落到了43附近,一直在1:42到1:43.5之间徘徊。这要看金银币的成色和磨损程度来定论,中国人是不收纸币的,而英镑的另一种说法就是黄金,早在本世纪初,英镑就已经同黄金相挂钩了。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一个事实——兑换时间长,手续多,有的时候两边还会拉扯辩论补休,另外还要缴纳手续费,总而言之并不比加尔各答银行优惠多少。而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外贸银行常年的货币兑换率,英镑【等价值黄金】的汇率始终保持在43.5这一档次的——手续费扣除前,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权。所以在加尔各答的银行进行华元的兑换,很是有利可图,这些年里都已经成为了外贸银行的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
可现在,加尔各答银行的一条财路就断了。
中英之间现下的年贸易额是多少啊?
茶叶、瓷器、丝绸、棉花、药品、器械、木材等等,除了一部分是以货易货,实打实的现金交易可是有一二百万英镑的啊。
如果用中国传统的白银来计算双边的贸易量,那中英的双边年贸易额是早就超过一千万两银子了。
而就算有一百万英镑需要在加尔各答银行进行华元兑换,只英国人的英镑兑换那至少就是一百万华元的利益。加尔各答银行生意的对象可不仅仅是英国人。而这所能引带起的金融影响力,对于东印度公司和加尔各答银行的助益,都不是一二百万华元所能表示出来的。
这对整个东印度公司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对于加尔各答银行的单个影响更是十分严重。
“自从中国开始进入印度市场,我们的利益就不断受到触动,现在还只是加尔各答银行。”中国人做出了退让,作为他们进入印度的代价,他们也不想跟东印度公司把关系搞僵。而汉普顿是严厉反对的,甚至于他都主张把金德讷格尔给拿下了。法国人其他几块地都在印度南部,英国人伸手够不着,但金德讷格尔就在他们的嘴边上,那还不是伸手就可以摁死啊。
可惜他只是加尔各答银行的董事,在整个东印度公司的委员会中份量很小,他虽然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战友,但还是没能阻挡中英印度协议的达成。
“但将来必然是整个东印度公司。”汉普顿相信自己的判断,中国人是贪婪的,他们在印度站稳脚跟以后,必然会对英国张开血盆大口。就像他们在美洲干的那样!
这遏制中国的唯一希望就在俄国人身上。
体型庞大的俄国人早就被英国注意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搞出来的非武装中立同盟就像一记耳光扇在了伦敦的脸上。但眼下之情况来看,要想遏制中国人,还真必须依靠俄罗斯。
只不过俄罗斯的第一目标始终是奥斯曼土耳其,是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而不是西伯利亚。
俄土战争已经进行一年多了,中俄第二次战争也进行了一年多了,俄国人已经开始在发行第二波国债了。整个欧洲似乎在涌动着一股别样的情绪,‘黄祸’这两个字被普鲁士的威廉二世国王叫喊了出来。在这股别样的情绪支持下,俄罗斯人的处境明明不好,对瑞典和奥斯曼帝国还有优势,可是东方战线上却败得一塌糊涂,按道理俄国人的国债会在欧洲的金融市场上遭受冷遇,价值会大大的下跌。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普鲁士、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丹麦等国的一直支持下,俄罗斯的国债买的还相当的好。
是的,大家都没有看错,英国也是其中的一员。
就是不知道接下来的俄罗斯能否在东线战场上雄起一把。那鲁缅采夫说起来也是名响欧洲的陆战名将,怎么就不能再抖一把当年在莱茵河的威风呢。
加尔各答的报纸只是偶尔报道关于中俄战争的消息,距离太遥远了。汉普顿根本不知道具体的变化,虽然英国商人和从喜马拉雅来的贵族代表口中,总会流传着一些无法确实的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