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在知道贾政竟是与贾雨村联了宗之后,也没有什么反应,反正这事不过是口头上一句话而已,又没有改族谱,落到纸面上,官府那边也没有记档,即便贾雨村胆大包天,做出什么连累九族的事情,跟贾家也不会有太大干系。再有就是,贾政识人不明,日后叫贾雨村反咬一口,对林母来说,只有觉得痛快的份。反正贾雨村不是自家儿子举荐的,那么,即便是有什么麻烦,也牵扯不到林如海头上。
这个年贾家依旧过得算不得热闹,最主要就是,少了贾琏他们两口子,没有王熙凤插科打诨,贾琏忙前忙后,难免清静了不少。
贾琏他们两口子在外做官,因为不过是七品的小官,也没有必要年年进京述职,等到三年任满的时候,再回京去吏部也就罢了。因此,夫妻两个不过是早早写了信,又命人将年礼送了回来。
贾琏如今在外头好歹也是个百里侯,一方父母,上头虽说还有上司,但是,府城离得远,人家也不会天天盯着你,因此,贾琏的日子其实还是比较好过的。
贾琏自然没有做官的经验,不过,这年头,谁天生就会做官了,很多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估计比那说什么“何不食肉糜”的也强不到哪儿去,不过,科举出头之后,照旧能够当官,多半也不会出什么岔子。尤其,他赴任经过扬州拜见林如海的时候,林如海直接找了两个师爷幕僚,塞给了贾琏。
有这两人从旁协助,贾琏自然没多久就上了手。在荣府的时候,他只能跟着跑跑腿,如今却能自个当家做主了,很快就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他毕竟是大家出身,对于那些蝇头小利并不在乎,因此,自然不会如何盘剥下头的草民,再有,贾家本就是江南大族。虽说这年头有规矩,说什么官员不能在原籍任职,不过,金陵跟那边虽说不是一个省,却也离得不远。贾琏一开始觉得下头那些人不怎么顺手,干脆直接写信到金陵,从贾家旁支族人中挑选了一些人过去帮忙。
贾家族人那是什么样的德性,硬是以毒攻毒,将原本那些盘根错节的胥吏折腾得苦不堪言,最终只得老老实实低了头,不敢再阳奉阴违,跟贾琏作对了。
贾琏这一年考评虽说没混到卓异,却也混了个上等,自然是踌躇满志的时候。至于王熙凤,原本在家的时候,只有她捧着别人的道理,下头那些婆子当面捧着她,背地里头却是多有嚼舌的。如今,当地的那些乡绅大户,还有下头小官小吏家的女眷,却是争先恐后地讨她喜欢,王熙凤很是享受了一番众星捧月的味道。
虽说那边比起京城,根本就是乡下地方,并不如何繁华,消息也算不得灵通,但是夫妻两个都觉得颇有些得意之处,自然都生出了乐不思蜀之心,与其在荣国府那边伏低做小,不如自个当家做主呢!
夫妻两个虽说原本因为之前的事情生出了一些龃龉,不过,如今王熙凤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自然不会去插手那些不该插手的事情,免得耽误了贾琏的前程。她本身是极为能干,长袖善舞的性子,又善于持家,将他们手头的产业打理得妥妥当当,着实是贾琏的贤内助,那边的官员知道了王熙凤的作为,都是对贾琏颇有些羡慕嫉妒恨的,毕竟,这么能干又很拿得出手的媳妇可不多见。
贾琏对王熙凤自然也是颇有情谊的,如今王熙凤这般,两人感情竟是如同当年新婚时候一般,好得蜜里调油,腊月的时候,王熙凤只觉有些肠胃不适,胃口不开,找了大夫一摸脉,竟是怀上了,叫贾琏喜得跟什么似的,正好也到了送年礼的时候,因此,直接又写了一封信报喜。
林母盘算了一下时间,王熙凤怀的大概还是那个小名叫巧姐的丫头,林母对巧姐可没多少印象,王熙凤很少带这个孩子出来。不过,哪怕是为了看到王氏那个俨如吃了苍蝇一样的表情,林母还是很大手笔地叫下头准备了一大堆的东西,什么补品衣料,送子观音,百子千孙图,百子帐什么的,几乎装了半船的东西,大张旗鼓地送了过去。王氏急得干瞪眼,一方面担心王熙凤生出个儿子来,大房有后,另一方面,又是暗恨林母竟是这般大方,给了贾琏夫妻两个那么多好东西。
再有,就是贾琏送来的年礼,给贾赦夫妻两个的还有给林母的,都很是丰厚,然后给三春黛玉的却是差不多,黛玉甚至还多了两样,毕竟,贾琏在江南那边,的确是受了林如海不少照拂。至于给二房的,却是只能说是过得去了,看着中规中矩,没什么差错,但是却也算不得用心,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敷衍了。
即便是贾政都能看出来,这礼单上的亲疏之分,何况是王氏,王氏怄得不行,当着林母的面,就忍不住说了几句酸话。
林母当时脸色不变,嘴上却是看着轻描淡写,实际上却很是打了王氏的脸,王氏虽说不算什么聪明人,但是也听出了林母的言外之意,更是恨得咬牙。看着贾宝玉还一副没心没肺,还在那里缠着林母,问凤姐姐什么时候回来的样子,王氏陡然生出了一些灰心之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