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情殇宋金 > 第六十五章、受嘱托亲如母子 早仙世缘自诽谤

第六十五章、受嘱托亲如母子 早仙世缘自诽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徽宗登基大位不久,权利还掌握在向太后的手里,显肃说得对,这样的事不宜扩大,若是追究下去,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邓应保照样留在皇上的身边,他知道自己的小命是显肃给的,此后的邓应保,人在御书房,心在“永宁”宫。

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儿如何会当上皇后?太监邓应保为何要诬陷、诽谤王皇后?究其原因,还须慢慢道来:

王藻,生有一儿,一女。宋神宗时期,王藻积极响应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将德洲变成为实行改革、变法后成效最为显著的地方。赵顼得知,十分高兴,欲树典型。在宰相王安石的带领下,携向皇后及诸多的文职官员前往德洲参观临摹。

见神宗和大臣们皆在忙乎,向皇后就留在刺史府里和王藻的妻子拉起了家常,还见到文文静静的王藻女儿,向皇后十分喜欢,萌发要她进宫的想法,她想到了十一皇子——赵佶,赵佶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但是要胜过自己亲生的儿子。人家皇子是一天一次地向皇后请安,而他每天至少两次且花样尽出,逗得向皇后心里乐开了花,,他时常陪着向皇后踢球、赏花、写字、画画,就连赵佶自己的亲生母亲陈氏也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回宫后,向皇后将此事告知了宋神宗,赵顼一听,非常高兴,当即拍板,应诺了此事。

其实赵佶在第一眼里就不太喜欢这个王家的女子,只是碍于向皇后的面子,他把内心的想法告诉了亲生母亲——陈氏,“王氏面带焦虑、愁容满面且不善言辞,不是孩儿喜欢的姑娘。”陈氏叹曰:“佶儿还是将就吧,这姑娘既是是皇后看中的,又是皇上首肯的,孩儿是大宋的皇子,日后要纳多少妾,皆不存在着任何问题。犯不着为了脾气不投而显露在脸,惹得父皇、皇后心中不悦。”

宋神宗励精图治,欲灭西夏,可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殁,享年三十八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地完成父亲遗志,可他年岁不高,24岁便撒手人寰。

早在神宗生病时期,高太后就当众夸赞皇子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自神宗病后便一直手抄佛经,为神宗祈福,颇是孝顺,还将赵佣所抄佛经传给大臣们阅览。大臣们齐声称贺,高太后立即命人抱出了赵佣,宣读神宗的诏书,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数日后,神宗去世,皇太子赵煦即位,改元元祐。从此,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掌握大权长达8年之久。

高太后被人誉为“女中尧舜”,但她在政治上却极为盲目和固执。神宗时代,高太后就是变法的主要反对者之一,她曾与仁宗曹皇后一起在神宗面前哭诉王安石新法败坏了祖宗家法,害苦了天下的百姓。

高太后垂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反对变法最坚决的司马光。司马光在神宗变法时隐居洛阳长达15年之久,百姓都知道他日后可能复出,称他为“司马相公”,而许多赋闲在家的反变法官员也很钦佩他,这些人便是司马光执政后更化的主要力量。司马光被召回朝廷后,立即打出“以母改子”的旗号(以神宗母亲高太后的名义来变更神宗朝代的政治措施),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废除新法之彻底,不能不说他带进了自己10多年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个人情绪的影响。然而,高太后却不仅一味地信任司马光,委以重任,还在司马光死后,将其反对变法的措施进行到底,并起用了大批反对派官员如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又将支持变法的官员吕惠卿、章惇和蔡卞、蔡京等人逐出了朝廷,从而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高太后在哲宗即位时,一再展示她那性本好静,垂帘听政只是出于无奈的表面现象,但她却丝毫没有放松手中的权力。在高太后垂帘时期,军国大事皆由她为首的几位大臣处理,年少的哲宗对朝政几乎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大臣们也以为哲宗年幼,凡事都取决于高太后。朝堂上,哲宗的御座与高太后座位相对,大臣们向来是向着高太后奏事,背朝哲宗,也不转身向哲宗禀报,以致哲宗亲政后在谈及垂帘时自己所处的窘况说道:“当时的朕只能看见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到了哲宗17岁时,高太后本应该还政,但她却仍然积极地听政。而此时,众大臣依然有事先奏太后,有宣谕必听太后之言,也不劝太后撤帘。高太后和大臣们的这种态度惹恼了哲宗,哲宗心中很是怨恨,这便是哲宗亲政之后大力贬斥元祐大臣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