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大宋金手指 > 第一四六章 献土下拜真吾主

第一四六章 献土下拜真吾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讲来。”杨太后说道。

包括杨党、真德秀等人,如今都是弄不清头脑,只觉得今日之事诡异无比,太后再度垂帘,却根本未曾与他们通过声气,而史弥远倒台,天子却若无其事一般,这也不符合他们心中天子为史弥远之傀儡的看法。

“流求使者有要事请求陛见,如今人已在朝门外等候。” 程珌说道,唇角浮起了苦笑。

杨太后隔着帘子看了赵与莒一眼,见赵与莒微微点头,方才二人来时,赵与莒已经说了,今日要先见流求使者。她也不知赵与莒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如今情形之下,明显天子已经掌控了形势,而且天子待她又既敬且亲,她觉得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况且,史弥远能喝令她撤帘,那宣缯、薛极诸人,如今显然已为官家所用,孰知会不会再喝令她撤帘,上午之辱,一次便足,她再也不想受第二次。

“宣他们进殿。”杨太后道。

片刻之后,作为流求正使的耶律楚材阔步入内,他仪表堂堂,走路时昂首挺胸,颇有一番风范。大宋朝臣见了也不禁暗暗叫好,没想到海岛之国,也有如此人物。当耶律楚材远远望见高坐于御座之上的赵与莒时,心情突然极是激动。

他的身份,和他的使命,让他知道赵与莒的整个计划。他可以肯定,再镇定之人,也会为赵与莒的计划而惊呼,再多智之人,也要为赵与莒的计划而叹服。

他知道,坐在那御座之上的,是大宋天子,更是流求之主,是他耶律楚材的主君。虽然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但从孟希声、陈子诚等人身上,他已经看到了这位天子的博学,从赵子曰、李云睿等人的身上,他已经看到这位天子的睿智,从李邺、王启年等人的身上,他已经看到了这位天子的英武,从王钰、韩平等人身上,他已经看到了这位天子的胸怀。

即使是方有财那般人物,他也可以看出这位天子用人的眼光。

还有他自己,身为汉化极重的契丹人,他对自己的才华极为自负,可在金国时不受重用,被胡人捕获后也不受重视,这位天子当时还潜龙在渊,却已经不远万里遣人将他带来。

故此,才一进殿,他便跪倒在地:“臣耶律楚材,拜见吾皇万岁!”

满朝大宋卿相,都注意到,他自称时用的是“臣”而非“外臣”,敬称官家时用的是“吾皇”而非“大宋天子”。有些人不免暗笑,这流求正使,看上去仪表堂堂,有一副极好的胡须,却不通礼仪。

“晋卿此来辛苦了。”不等杨太后说话,赵与莒温声道:“请起,站着说话吧。”

他直接称呼了耶律楚材的字,耶律楚材心中又是一热,他如今也不过三十几许,正值壮年,又素有大志,想得自己追随的竟是这般了不起的人物,如何会不热血沸腾!

与自己追随的这位主君相比,那金国皇帝,不过如圈中猪豚一般,那胡人大汗,不过如山中野狼一般!

“臣耶律楚材,奉我流求国主之命,特向大宋天子上表。”耶律楚材定了定神,然后开口道。

“表章何在?”赵与莒问道。

耶律楚材呈上自己手中的纸轴,早有小黄门接过来,递给赵与莒,赵与莒挥了挥手,那小黄门乖巧,立刻将纸轴隔帘交与了杨太后身侧的宫女。杨太后接过纸轴,摊开一看,然后惊呼了一声。

众臣都是一愣,不知太后为何失态。

“流求国主,向来深受天子重恩,又闻知天子攘除奸凶,掌权亲政,无以为贺,愿与属国北山、中山、南山、麻逸等来朝,并献流求六府之地,民四十万口。”

耶律楚材一边说,一边自左边捧起韩平手中捧着的木盒呈上去:“此为流求山川河流之图。”又自右边陈昭华手中捧起木盒呈上去:“此为流求户籍名册表。”

满朝顿时哗然。

自有宋以来,只闻说为强邻所倾,割土纳贡,象这般有番国举国归附者,从未有过!何况流求并非弹丸小国,而是海东大国,物产丰茂已闻名于世。听耶律楚材口气,流求人口虽不多,却也有五府之地,而且还有数个属国,这般内附,实是让大宋朝臣眼花耳热血脉贲张。

便是礼部尚书程珌,也不知道流求人玩的竟是这一手。

端坐于御帘之后的杨太后面上的惊愕已经变成淡淡的苦笑了,她心中叹息了一声:好手段,好手段,史弥远栽在天子手中,果然不冤。

无论朝中还有谁反对天子,甚至如邓若水般置疑天子得位不正,如今都掀不起什么风浪了。扳倒史弥远,此乃威也,流求国来附,此乃德也,威德并济,其势已成,无人可制矣。

史弥远这一生老奸巨滑,可他临到老,却被这么年轻的一个宗室子弟耍了,他这一世,最大的失误便是看错了这位天子。但也有可能,这是他这一世,为大宋做的唯一一件正确事情。

宣缯、薛极带头,举朝尽是贺声,朝堂之中,大多数人都是沉默者,当有人带头时,他们便会跟进,便是杨党与真德秀、魏了翁等,也不得不带着满肚子狐疑,跟着一起称贺起来。

“耶律卿,朕知你这姓氏,原是大辽宗姓,不知你与大辽有何渊源?”赵与莒示意众人静下来,然后问道。

“臣为辽太祖九世孙。”耶律楚材答道。

“这流求纳土,朕想知道,流求有多大?”

“流求地广人稀,单论土地,与大宋一路相近,依流求制度,是为三万五千八百平方里。”

“一路之地!”

“近四万里!”

朝堂中再次发出嗡嗡声,众臣议论纷纷,面上都是带着喜色。

大宋自高宗南渡起,何曾有过这般扬眉吐气的时候?纳土四万里,献民四十万!

虽然明知这一幕,十之八九便是这位天子设计的,但流求使者总是真的,流求国书总是真的,百官家中的流求物产,总不是骗人的。

不动刀兵而开疆拓土,便是国朝太祖太宗,也不曾有过如此功绩,如今天子却已经有了,若说天命不在其身,孰人相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