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巧计可使狼变羊
大宋嘉定十六年九月,临安城,一次预料之外的日食使得人心惶然不安。
最为不安的就是天子赵扩本人,自从皇子赵坻夭亡之后,他的身体就彻底垮了,几乎整日卧病,便是偶尔好转,也只能坐在庭院里晒晒太阳。维持朝政运转的,靠的便是皇后与史弥远,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天子本人也习惯了。
他原本想内禅于皇子赵竑,可是却又迟疑不决,毕竟他是亲眼见着皇祖父孝宗内禅之后,他的父亲光宗皇帝是如何冷落于他的。但突如其来的日食,让他甚为不安,总觉得这似乎昭示着什么。
而虽然御医都竭力掩饰,可是他也意识到,自己这具身躯,已经到了它的极限了。
“宣……宣史丞相来。”
这天他的精神好了一些,靠在榻上休息了会儿,然后传出旨意。
这个旨意传到史弥远手中时,史弥远正为着国库之事发愁,近来虽说庆元、泉州、广州三府的市舶司收入激增,可是随着与流求贸易的扩展,本土的丝绸行业却受到极大冲击,不仅仅税收远较往年要少,而且那些因为竞争不过价廉物美更为华丽的流求锦的织户,纷纷破产。连带着种桑养蚕的农户,日子也变得艰难起来。民间已有呼声,要求官府严禁流求锦输入,可比这呼声更强烈的是大宋朝堂之上朱紫朝官的呼声:市舶之事关系重大,不可因噎废食,况丝锦之业,不比铜钱,不应禁止。
而且,根据史弥远所知,来自种桑养蚕的农户的反对声,正在变小,因为有海商拿着巨额钱钞,正在乡间里落大量收购生丝,这生丝也将销往流求。
不过让史弥远很是头痛的问题在于,与流求的贸易确实增加了大宋的收入,但朝廷的支出象个无底洞一般,将这些收入增加又吸了过去。各路粮饷,山东东路忠义军的恩赏,想到这些要花钱的地方,他心中便是一阵烦躁。
“到处都是要钱要钱要钱,我哪能变得出钱来,说不得又只好加发楮币了。”
以史弥远之聪明,自然知道滥发楮币实际上是在饮鸩止渴,但是,他别无所择。若想改善大宋财政状况,唯有开源节流,开源便要加税,升斗小民已经是无可盘剥,要加只能加在官绅富豪身上,便是史弥远这威权势熏天,也不敢拿他们开刀。
节流便要减少各军州粮饷,或者是削减百官俸禄,这更是史弥远不能取的招数,稍有不慎,便是众叛亲离。
故此,他能做的便是发楮币,他执政十数年来,楮币滥发已经成了顽疾,至少他自己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
一直到天子病榻之前,他还仍然在想着空空如也的官库问题,天子见他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倒有些奇怪:“史卿,你为何一副心思不定的模样?”
史弥远心中一凛,当初秦桧同样权倾朝野,可便是在家中闲居,也不敢穿颜色接近于黄色的衣衫,自己在天子面前竟然心不在焉,这实在是太不谨慎了。他躬身行了礼,然后道:“臣在思忖江淮之事,前些时日有奏章说,江淮被水,饥民待抚。”
“江淮水患……前些时间又日有食之……”天子赵扩极是伤感地说道:“朕无道,故此天降警示……”
“陛下何出此言,本朝自仁宗以来,未有一帝如同陛下这般常怀仁德者。”史弥远这话说得出自至诚:“天象灾异,自有定数,岂是天子之过耶?”
赵扩摇了摇头,不想再就此问题深说下去,他看了看史弥远,见史弥远如今也是须发皆白,脸上明显出现了老人斑,他闭上眼,靠着榻,长长叹了口气。
“史爱卿,如今你也老了……”
这话说出之后,史弥远双眉一撩,心中突的一跳。
旋即又听得赵扩说道:“朕也老了,你身体尚好,朕却不成了……”
“陛下安心养护龙体,自有康健之时,臣问过御医,都说陛下只是一时体虚,慢慢静养,自能康复。”史弥远心中一松,劝慰道:“陛下富有四海,天下有的是奇人异士,陛下又泽被苍生,天必赐福与陛下。”
赵扩眼睛亮了亮,但又摇头苦笑:“史卿总爱说些好听之语劝我。”
两人沉默了会儿,御医端上一壶药,有内铛将药接了过来,尝了一口之后,再轻轻吹气,让那药温度降下来,待得适宜之后,才递给宫女,宫女服侍赵扩饮下。
整个过程之中,史弥远都没有做声,殿里回响的,是天子轻微的咳嗽声。
大殿时充斥着浓郁的药味,即便是在这药味之下,也掩饰不住一股属于死亡的腐朽气味。因为外头是阴天的缘故,殿中显得很暗,天子赵扩力行节俭,坚决不肯给皇宫窗户装上透光性能好的玻璃,未到刻钟下午六点之后,又不肯点燃马灯,故此才会如此。
史弥远淡淡地在心中赞了一句,又把目光移到天子身上。
“史相,朕有意内禅,卿以为如何。”
低低咳嗽了一阵子,天子赵扩抹去嘴边的药渣,抬起头来看着史弥远道。
“什么?”史弥远心中一凛,天子意欲内禅?如今天子膝下唯有一个皇子,那便是向来与他关系不睦的皇子赵竑,内禅,也就是要将皇位传与这个赵竑,自己在后宫之中当太上皇享福了。
此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
“陛下春秋方盛,又是英睿仁厚,为何会想到内禅?”遇到这个问题,史弥远觉得绝不可听任,他向一个宫女使了下眼色,那个宫女悄悄退了出去,没多久,她又转回来,除了史弥远,根本没有谁注意到她的短暂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