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斯卡的入围名单公布,这几日的洛杉矶天空布满了乌云,而藏在城市骨子里的那种奢华迷离反而更加夸张了。
各方势力都在暗地中进行着一次一次的内、幕交易,用着各显神通的公关手段,推动着最终奥斯卡的决定和落定。
要知道,学院拥有5000-6000多名会员,而这些会员手中都握有奥斯卡的投票权。想要打动这群平均年龄已经63岁的老人们,不动点真格还真的不行。
而且这群迂腐的老人又因为年纪大所以特别看中人品、性格等一切的正面新闻,所以各路公关选手就需要不断地制造各种正面新闻去讨这群老人的喜欢。
雅各布斯为此做了很多,但是在这最后关头,她不得不继续想一些更加能够打动那群老头的办法。
这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和白岚碰头,给白岚下达各式各样的指示,然后白岚就一个一个去按照指标完成。
雅各布斯这一天又到了汇总的时候,她用手抓了抓蓬松的头发,然后拖着脑袋微微瞥着白岚,“说实话,公关进行到后期,就基本完全转变为口碑大战了。”
白岚看着雅各布斯眼睛下淡淡的黑眼圈,带着些心疼说道:“我们在口碑宣传方面已经做得够多了,我们都打出了支持我们就是支持人权的口号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被我们的口号所打动的。”
“光宣传自己是不够的,你还太年轻了,亲爱的。”
白岚眼中疑云密布,她隐约觉得雅各布斯还有杀手锏没拿出来,她问道:“那么看来雅各布斯女士,你还有最拿手的绝活没拿出来?”
雅各布斯笑了笑,“这可不是我的绝活,是我从韦恩斯坦身上学到的,毕竟今年你的竞争对手海伦米伦连觐见罗马教皇这种事都做出来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危机。”
白岚那双湛蓝的眼睛看着雅各布斯,以及那一头浓密深黑的长发,这样看起来让她整张脸的轮廓多了几分冷艳睿智,少了一份温情甜蜜,她道:“你认为我们需要继续增加我们的筹码?”
“当然,至于我要做什么,我和你说几件事,你就会明白了。”
随后,雅各布斯用一种悠远的口吻,仿佛在回忆从前那般徐徐道来,“那是我以前还在做韦恩斯坦公关助理的时候知道的一些事,如果不是因为我做了韦恩斯坦的当时唯一的私人助理,我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些事,背后的操手竟然是韦恩斯坦。”
奥斯卡史上五大悬案,这五次都是韦恩斯坦用不知道什么样的神秘手段,打败了众星捧月和民望所归的对手,将自己公关的电影捧上了宝座。
《莎翁情史》战胜《拯救大兵瑞恩》、《撞车》掀翻《断背山》就不提了。
《莎翁情史》堪称韦恩斯坦最经典的战绩,也是他最臭名昭著的一次“黑公关”。当时“冲奥”风头最劲的,是《拯救大兵瑞恩》。但到了即将颁奖的关键时刻,出现很多关于后者的□□,如通过英国的二战老兵,质疑影片开场奥马哈海滩场景描绘不实等。最终,《莎翁情史》爆冷获得最佳影片,却在后来时间的考验中成为嘲笑的对象。
2003年,那一年的奥斯卡众望所归的应该是一部名为《钢琴家》的讲述二战犹太人音乐家的电影,这部电影深刻而感人,其中对战争的态度更是发人深省,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更是一位伟大的电影导演。
可是那一年韦恩斯坦手里的电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歌剧电影《芝加哥》,他又一次动用了自己擅长的“黑公关”,在大家都以为《钢琴家》要赢了的时候,忽然媒体疯狂得爆出《钢琴家》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1977年犯下的一桩堪称人生污点的qj案,他qj了一名13岁女性,为此他躲到了法国再也没有回到美国,因为他一回来就会被逮捕。
谁也不知道这条新闻为什么会在近30年之后被疯狂炒作,但是这确实影响到了学院会员的选择,最终这部基本可以保送上冠军宝座的《钢琴家》被《芝加哥》取代了。
这又成了奥斯卡史上一桩悬案。
而当年雅各布斯作为韦恩斯坦的私人助理,她将一切都看在眼里,这一切都是韦恩斯坦在背后操作的,他最管用的招数之一,就是将对手的黑材料透露给媒体,借媒体之口拖对手的后腿。
但是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总能挖到别人挖不到的黑料。
总结完上面这些过去的内容之后,雅各布斯看着目瞪口呆的白岚,用手背刮了刮她的脸,“是不是很惊讶?是不是对奥斯卡彻底失望了?”
白岚摇摇头,她的目光看起来安静而温和,“不,没有,奥斯卡依旧是那个奥斯卡,韦恩斯坦以及整个奥斯卡公关界做的这些东西,其核心还是要有一部质量过硬的影片,而公关的作用是,在两部差距并不那么大的电影之间,弥补这些差距。”
“你说的没错,公关的基准首先是有一部质量过硬的影片或者一名演技强大的演员,公关能做的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差距而已。”
白岚带着一个淡淡的笑容,“所以你打算去挖掘对手的黑料?”
“没错,只要有黑料,我都会挖出来,至少我不是凭空制造黑料,我只是去挖掘而已。要想不给别人挖出来,自己当初就别做这种事。”雅各布斯笑得神清气爽。
不过说到此处,她话锋一转,又告诫白岚,“你这次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面见过教皇的海伦米伦,而且她还有一个你比不上的优势。”
雅各布斯嘴角慢慢溢出一个神秘的笑容,“因为——她是英国人,而你不是。”
她转身叉腰看着窗外,“美国人总是对英国有着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结,同样的,奥斯卡也有相当严重的英伦情结。在历届奥斯卡提名中,男女主角和配角的提名除了美国本土演员之外,英国演员数量是最多的。”
白岚目光一直紧紧追随着雅各布斯的背影,“我知道,因为英国演员多数都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戏剧功底,经常在舞台锻炼,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口音迷人。相对于那些从马路上被星探捡来的美国演员来说,一般都受过正统戏剧教育的英国演员会更受学院派奥斯卡的欢迎。”
雅各布斯无奈扭头看她,“所以,我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打败海伦米伦上,虽然我很惭愧,海伦米伦女士都已经65岁高龄了,我却在这儿对这位伟大的女勋爵、演技派演员用尽了坏心思,想尽办法要把她从奔腾的马背上拽下来,我实在是很惭愧。”
白岚走到她的身后,伸手在雅各布斯的背上揉了揉,“没事啦,对方此刻说不定也在想尽办法把我手里的缰绳扔掉呢,奥斯卡公关路上,大家都是半斤八两的。”
“你还真会安慰人。”雅各布斯欣慰地笑了。
******
2010年1月起始,奥斯卡公关大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而一连串丑闻噼里啪啦地出现,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在这些各种抹黑的公关丑闻中,有针对“最佳影片”的战争,有针对“最佳导演”的战争,也有针对“最佳女、男主角”的战争。
而在关于“最佳女主角”的战争中,十分富有竞争力的《最后一站》的女主角海伦米伦因为之前觐见了罗马教皇而名噪一时。
但是此时,关于这部影片的□□却源源不断地流出,比如有人挖出这部影片的作者在作品里有“反犹太人”的隐喻,还挖出了主角原型的同性恋倾向。
考虑到犹太人在好莱坞、乃至整个美国的强大影响力,这一招可谓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再考虑到学院里那为数不少的保守派,毕竟当年就是这群保守派断送了《断背山》的前程,这招不可谓不狠毒。
同时,这一部讲述了关于基督教徒的婚姻以及柏拉图式爱情的电影,也引起了美国一些大型教会的不满,一位热心教会事宜的学院会员,公开申明自己不喜欢该片、不会给该片投票。到后来,连洛杉矶达拉斯教区的牧师和美国基督教协会都掺合了进来,不仅发声明指责影片描绘不实,还将会就“是否扭曲教义”对该影片发起调查。
一瞬间,《最后一站》连连遭遇滑铁卢,口碑顺流直下不见起色,连带着之前靠觐见罗马教皇而风光一时的海伦米伦都有些被迁怒了。
并且同时,《最后一站》的导演过去的黑历史也被悉数抖了出来,那可是四十年前的黑料啊!
导演和自己的养女结婚,而且他们结合的时候,导演还有未婚妻,是未婚妻发现导演给养女拍的裸、照才把这件事曝光出来的。
要知道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年了,如果不是有人在背后刻意为之,谁还会提起这种陈年旧事?
只是这种黑料抖得十分有水平,一是针对电影内容,二是针对导演品行,而且就算仔细追踪各方消息来源,很难判断这是否是针对影片的“黑公关”,更难确定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