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明末一只虎 > 第三百一十章 赋诗黄鹤楼

第三百一十章 赋诗黄鹤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武昌城基本定型是在明洪武四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武昌城内,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为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垣。

武昌城的名胜古迹很多,最为有名的便是建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黄鹤楼。

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黄鹤楼从外面看是武昌,其实里面还有五层夹层,整个楼高五十一米,加之建立在蛇山之上,颇为醒目,是武昌的地标之一。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在明末时期。黄鹤楼却是一个大大的酒楼,相当于豪华的五星级大饭店。达官贵人、商旅富贾纷纷的前来,普通百姓却是无钱也无闲来此消受。

黄鹤楼内只是食客们吃酒的地方。厨房和酒肆都设在楼外,这是让游人能更悠闲的欣赏长江沿岸的景色。

李过等人身着便衣,走近黄鹤楼,只见楼门顶上悬挂着一个横匾,上面写着苍劲的几个大字‘楚天极目’,意思是黄鹤楼坐落于蛇山之上,登上黄鹤楼,望的极远的意思。一行人登上黄鹤楼,果然。望着大江南北,一望楚天舒,不觉心情豁然开朗,心神愉快起来。

聂心诗性大发,抑扬顿挫的、不觉念起了大诗人崔颢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陈望亭也频频点头“崔颢的这首诗真是好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诗仙李白路过黄鹤楼想写一首诗,可也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崔颢的这首诗倒也不错,只是太多伤感了,我等志怀天下。岂能哀婉凄叹,作此萎靡之音呢?看到此情此景。我李过这个粗人不觉也诗性大发了!刚刚在肚里也酝酿了一首诗,忍不住。便想写下来与诸君共赏!”李过如此说,是因为他猛然想起,在原时空,他敬佩的那位伟人也写过一首黄鹤楼的诗,本着对那位伟人的敬爱,李过对他的诗词极为i极为熟悉,此刻,便厚颜无耻的把那首诗拿了来。

“哦?没想到虎爷竟然有如此才情?”陈望亭有些不信,这段时间和李过接触,陈望亭对李过治国治军的理念深感佩服,但李过整天骂骂咧咧的,一个大老粗的模样,猛然间说要作诗,倒是出乎陈望亭的预料。

聂心和柳如是倒是不觉的惊讶,他们这位爷半年一载的也能憋出一首诗来,有时候倒是写的很不错的。但人家崔颢在黄鹤楼写了诗,连李白都不敢写了,咱们爷行么?

看着李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聂心赶紧找来了笔墨。

只见李过提起笔来,歪歪扭扭的在黄鹤楼的墙壁上写了起来,众人望去,一会的功夫墙上便多了一首诗: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