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大时代的梦 > 第六十八章 草木染(2)

第六十八章 草木染(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散落在诗词之中的那些栀子、茜草、苏木、蓼蓝……都落在布料上呈现出植物特有的颜色当“草木染”进入。

使用植物制作原料为织物染色,这样古老的技艺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对于大众而言,草木染既陌生又熟悉,我们熟知它是某种传统,但又无法讲明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这种技艺早已远离当下的日常生活。

「岁时记」是果库君曾采访过的青葵街工作室运营的另一个品牌,专注于草木染制品。桔子和凌燕两人还是杂志社同事的时候,曾制作过一期草木染专题,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对这门传统技艺的探索。

「走了不少地方,找到一些师傅,自己也在做一些浅薄的试验。但因为当时还在杂志社工作,所以更算是处于一个学习研究的初级阶段吧。

一直到我们有了青葵街的工作室空间,才把染缸比较正式地建立了起来。」桔子这么说道,「断断续续有五年了吧。」

「岁时记」背后的三个小伙伴,桔子、凌燕和晓晓,身着草木染围裙

她们追溯「福建青」的经典染色方法,却并不想把自己局限在所谓的「中国风」之中,更希望通过传统技艺的传承,去创作符合现代审美、能够融入日常的生活物件,去展现植物染色应有的时代美感。

因为草木染是一个与季节、地理、环境、物候、植物关系特别紧密的技艺,所以我们叫「岁时记」就是为了表达这一层关系。

不过因为这个名字太古雅了,而我们其实是比较排斥「中国风」的这类东西,所以最近一度想把这个名字改掉……再说吧。

想到一种非常「中国风」的染制品,就是云南或者江浙一带旅游景点商店街里到处可见的小玩意儿,对于这种纪念品性质的染制品,你们怎么看?

明清时期有「福建而蓝,蓝甲天下」的说法,当时蓝染的蓝就被称为「福建青」,安溪的蓝印花布曾经盛名一时,那里有一条蓝溪,就是曾经被蓝染的染液染成蓝色的溪水。

所以我们做的蓝染其实是有一些地域特色,比如我们使用的是福建当地出产的板蓝制成的靛蓝。

你们的店铺里写着,「草木染是一件入门很容易的事……但距离染出一件颜色稳定、清晰、均匀的物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学习草木染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没法回答。我只能解释一下我说的那句话,草木染入门很容易,你只要去菜市场弄点洋葱皮回家煮一煮,过滤完就能染一块布。

但是再深入研究下去,你要要求自己每一次染出的颜色都相同,就必须对洋葱的品种、与水的比例、温度、酸碱度、染布温度、时长、面料的种类都有清楚的了解,而洋葱皮可能只是第一步,万千染料在自然中,需要你依靠实验和经验累积去了解。这是它难的地方。

新入门者可能还会有点担心草木染衣物的后续打理问题,比如它们会不会很容易掉色,能不能暴晒,又或者需要特别的洗护方法吗。

不要太阳暴晒,不要碱性洗涤剂清洗,这是它的保存方法。但是颜色退了也没什么,就像我们在《借颜色的小人》里说的,借来的颜色总是要还的。

《借颜色的小人》是你们参与香蕉鱼书店「豆本」活动的作品吗,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草木染中称植物染出的颜色是人们向大自然借来的,这是我们非常喜欢的对草木染的诠释,借来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久的穿着,又慢慢还给自然。

于是我们用一个「借颜色的小人」来呈现草木染中最经典的蓝染的过程,从种植到打靛、还原,和染色,蓝色在画面中一页页增多,最后颜色褪去,随风而逝。

除了店里在卖的围巾、t恤之类的商品,我特别想知道,你们有没有染过什么特别好玩,或者一看就不一般的东西?

草木染除了布之外,还可以尝试各种材质:木头、皮质、水泥、纸等等,多少都试过一些吧。

「岁时记」经常举办一些线下活动,也有不同的体验课程,大家会对哪些活动更感兴趣一点?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吗?

有时候参加活动的客人会染出一些我们没想过,但是很漂亮的图案,我们就会记录下来。这个算是收获吧。但基本上活动不会有太大收获,它对我们来说更是营利方式。

我们靠力所能及的产品和活动支撑工作室的营收,让我们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学习,做同时在技术和审美上都更上一层的草木染制品。所以可以说我们现在是在赚学费吧。

你们也时常和厦门的好邻居们做一些合作,比如跟heysalt合作的草木染材料包,trytry系列是草木染跟刺子秀相结合的一次尝试,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合作计划吗?

没有合作计划。不过最近我们的家居线会推出一个「星际系列」,使用蜡染手绘来表现星月的图案,也算是应景中秋吧。

与heysalt合作推出的草木染材料包,让你完整体验精炼布料、萃取染液、扎染图案至染布的全部过程

草木染发源于史前时期,是一项古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花果植物的根、茎、皮、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提取汁液,于是,植物染料开始出现。

经过反复尝试摸索,祖先们掌握了运用植物汁液来染色的方法,传说轩辕黄帝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草木染色制衣。到了夏朝,据后世史料记载,当时的先民开始人工种植蓝草并使用蓝草进行染色。

周朝时,中国古代的草木染技术已趋于成熟,随着草木染料数量和种类规模的扩大,甚至在周礼体制下设立了专职掌管纺织品染色的官员,名为“染人”,他们的职务范围是“染草”。

而民间,诗经中大量“青青子衿”之类的诗句也体现了植物染料在当时的风靡。

直到秦汉,草木中提取的植物染料已逐渐取代了远古时期作为主要染料使用的矿物染料,以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的草木染技术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染色技术。

《说文解字》中记载了在东汉时期总共有39种色彩的名称。自汉至盛唐,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草木染技术造就了一匹匹色彩绚丽的丝绸织物,它们通过繁华的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沿岸和欧洲。

宋朝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扩大了其销售范围,使中国古代的草木染产品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草木染技术也传播到了日本等国。

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到清代,《雪宦绣谱》将传统绣线的颜色归为青、黄、红、黑、白、绿、赭、紫、葱9类,又按深浅分成745色,足可见草木染的使用规模之大,技术之成熟。

草木染的方式多样,有生叶染、媒染、煎煮染、发酵染、敲拓染、套染、扎染。

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直接通过新鲜的植物来进行染色的方法,具体而言,生叶染是针对直接可以提取出色素的植物染料而言的,将植物的染色部分(根、茎、皮、叶、果等)直接在常温下粉碎榨汁处理后提取出充满色素的汁液进行染色的染色方法。这是最简易的染色方式,但对染料有一定要求。

媒染是通过媒染剂这一载体,使色素依附于织物的染色方法。主要是针对无法直接提取色素和对纤维素没有亲和力的染料,可在提取色素过程中加入媒染剂,使染色素能顺利依附于植物。

大部分植物色素无法长久保持,易分解,媒染剂能使色素存在时限延长,并且媒染剂是对植物染色色度,色相调整的重要工具,例如,醋可以增强红色和紫色效果;盐能使染色更加持久;明矾的用量可以调整颜色的色度。

部分染料的色素无法在常温状态下依附织物,因此需要通过煎煮的方式以达到植物染料染色所需温度。通常方法为将需染色的织物与搅碎榨汁的染料汁液同时放入锅中煎煮,使色素更好的依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