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公问:“江城知州可是你门生?”
郑丞相点点头:“不然我今日哪敢出策。”
三人相视一笑,眸中都露着些许无奈,挥挥手各自上了马车。
府中张氏和木氏都命下人准备好了,清早便让人在道旁支起棚子架起锅熬上了粥,前一两天各府的主人是不会出面的,只叫管事的在粥棚看着,毕竟这么一大批饥肠辘辘的难民涌进来谁都担心会出事,等城中的秩序稳定了才会出门。
原本也想去施粥的沈爱在第三天才跟随着张氏和木氏来到了沈府的粥棚,下马车便瞧见蒋府的粥棚竟也排在了旁边,只不过只有打过几次照面的蒋府官家看着,不见国公夫人。
道边不止沈、将两府的粥棚,还有其他官员的,瞧见张氏和木氏便过来打招呼,两人只得应付。
木氏交代李嬷嬷和两个丫鬟看好沈爱,因着她们来时正是快到午膳时辰,每个粥棚前都已经聚集了不少难民,而这丫头有最是爱蹦跶,一个不看好出个什么事儿那可就不得了。
沈爱也知道这时候不能乱跑,便只呆在粥棚里,出门时张氏和木氏都已经商量好了,今日午膳便在这里同难民们用粥,这样既能让难民知道他们的善意又能给沈府挣几分好名声,所以说施粥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施粥。
终于粥熬好了,而难民们也自觉的排成了两对,因着今日沈府多备了大白馒头,排队的人倒是比其他府上的粥棚多上许多。
盛粥废体力便由小厮抄手,张氏和木氏便亲手施馒头,一人一碗粥一个馒头,粥也是极为浓稠,饿极一碗也可半饱,再加上大馒头吃饱是没问题的。
沈爱立在木氏身后看着满身污垢衣裳单薄的难民们,在寒冷的风雪中捧着略微残破的碗排着队,有些人都已被冻得面色发青缩着肩膀瑟瑟发抖,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她生活在富足安平的新世纪,见过的难民也都是在电视、网络上离自己遥远的他国,何时真正见过接触过难民,而此刻看着一个个同她年纪这般大的孩子捧着碗跟在人群后边排队领馒头,向她这边频频望来的目光中都透露出满满的羡慕之意。
沈爱扯了扯正忙着布发馒头的木氏衣袖,看着望不到头的队伍仰头问道:“娘亲,这些人住哪里?”
百忙中的木氏并未回头:“住在城外新建的临时棚子里。”
“暖和吗?”
木氏微愣:“兴许...暖和的吧。”
沈爱沉默了会儿又道:“娘亲,我想去看看。”
木氏皱眉,厉声道:“不行,那里人多混杂,不安全,乖乖的呆在后边哪都不许去。”
沈爱默了默,乖乖的退进了棚子里,看着正在忙碌的木氏和张氏眼珠子一转,挥手招来一直跟随自己的赵康朝他耳语。
只见赵康一脸难色拼命摇头拒绝,沈爱泄气的坐在小桌旁,正发愁怎么才能出城外看看呢,正好瞧见沈二爷过来了,双眸一亮。
“爹爹!”
刚下马车的沈二爷脚跟还未站稳便被自己的宝贝女儿扑得一个踉跄后退了两步才稳住身子,一把抱起她道:“怎的才两个时辰未见,我家爱儿就这么想爹爹了?”
搂着沈二爷脖子的沈爱舔着脸拍马屁:“肯定的,爹爹这般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爱儿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您呢。”
沈二爷笑骂:“小马屁精,快说又要爹爹帮你做什么吧。”
沈爱咋呼:“爹爹怎么知道的?好聪明哦。”
沈二爷惩罚似的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就你面上那一脸的贼相,有眼睛的都能瞧出来。”
沈爱嘿嘿笑了两声:“爹爹,我想去城外看看难民们住的地方,可是娘亲不给去。”
沈二爷皱眉:“去那地方作甚?”
沈爱低头戳着指头道:“看他们住得暖不暖和。”
沈二爷微微叹道:“别去了,临时搭建的棚子,哪能暖和?”
沈爱又问:“那爹爹一万两银子能做多少件棉衣?”
沈二爷想了下:“估摸着两千件吧。”
“那现在难民有多少人?”
“听你大伯说有三四万人左右,不过城外的才是第一批,第二第三批都还在路上,加起来得十万人左右吧,这还未算上未满十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