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文心雕龙新译 > 正文 第三十九章 练字与时尚

正文 第三十九章 练字与时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远古时代,人类发明文字,替代了结绳记事的传统,又通过狩猎辨别鸟兽的不同足迹,从中获得启发,进而创造了契书。文字既是言语思想的记录符号,也是构建文章大厦的基础材料。

民间传说,当仓颉造字之际,便有鬼神夜哭、天降粟米的符谶。到了黄帝时代,才开始刻录文字,并用以记载政治民事。历代帝王统治国家,必定统一语言文字,为此还要派出专职官员,去四处调研、采集各地区的方言土语,并标注每一个字词的不同读音声调,借以达到规范用字之目的。据《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姬周王朝伊始,便设置了“保氏”官员,他们就是专职于教授“六书”文字的读认。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焚烧古代典籍之后,废止了“保氏”管理教育体系,改由行政高官参与统一文字的管理责任。于是,李斯删减籀书和列国使用字体等,规范了秦代小篆,而程邈(生卒年不详字元岑秦始皇时御史传说将篆书改为隶书者)创建的隶书,则逐步淘汰了篆书。

汉朝立国之初,在萧何起草的众多律令条款中,针对各类官吏的文字水平,规定了程度不同的严格要求。像“太史”官职,在录取学生时,除了考察背诵书本的能力,还要考试掌握文字“六体”(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的水平;再者,当时的官吏或民众,在呈报朝廷的文书里面,如果出现了错字,还要被弹劾或法办。所以汉武帝时,郎中令石建就因为自己奏章中“马”字少了一画,曾担心被追究杀头。这个故事,尽管只是嘲笑石建的谨小慎微、胆小怕事,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错字的重视程度吧。正因为汉朝之初,便有了高度重视文字水平的法令,因此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就因为里面没有一个字的重复,所以成为了当时的识字课本和考试教材。在西汉的宣帝和成帝两朝,不但极力推崇儒家教育思想,而且还专门征召能够精通文字训诂的人才。正因为如此,像汉宣帝时的张敞(公元前?-前48年字子高西汉茂陵人宣帝时京兆尹),尤其擅长文字的正音释义;而汉平帝时,扬雄则根据各方采集的奇异偏僻文字,特意编辑了一本有2040个字的《训纂篇》(此书已佚)。处于这一时期的作家,都是通过研习《尔雅》《仓颉》,精通了古代文字的音义。所以在当时,凡是能够杜撰鸿篇巨制的学者,必定能够通晓古文字义。另外,西汉时期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描写京都和园林的乐府体裁,为了达到既能够渲染环境色彩,还能够又不重复字韵的目的,他们所采用的字形音义,不仅字形偏僻古怪,而且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后人诵读之际,禁不住望而却步。探究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如此风貌,并非都是当时作家个人故意求难搞怪的成因,这其中除了当时文化制度和艺术氛围之外,确实和当时作家们古文水平普遍高超密切相关,因为他们那会儿阅读彼此文章,应该不会觉得特别困难。然而,进入东汉以来,像之前专注和考究文字音义的学风,日渐衰微。自此以后,凡是针对古奥深邃字词的解说释意,经常属于正误参半,甚至不乏混淆视听啊。

曹魏时期,凡文章中使用的文字,虽然逐步通俗规范,但是这一时期再阅读汉代作品,都已经感觉艰涩难解了。所以,曹植曾说“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其大意是讲,像杨雄、司马相如的作品,情趣隐幽,意旨深邃,若读者不是经过专业老师传授,或者不是自身学识渊博,往往很难理解全面。由此可见,处于当时情况下,人们阅读能力的高低水平,已经不单纯是天资禀赋的掣肘问题,而是与文字本身能否被准确识别的能力密切相关了。

自晋代以来,在文章用字上,开始追求简单易懂的时尚。既然文风都尊崇简洁明白,所以谁还再去追捧字词的艰涩难懂呢?日此社会风气之下,竟然在文章之中,一旦出现了一个属于偏僻怪异的字体,即刻整篇文章也会被视为另类,不但引起大惊小怪的唏嘘,而且还会横加谴责或屡遭质疑。更有甚者,一旦出现了三个人都不认识的字,即刻会被视为“字妖”了。事实上,处于这一时期的某些通行的文字,即便其本身在字形音义上确实就是艰涩难辨,但却仍然被视为通俗易懂;然而,当时只要属于不经常使用的文字,即便简单易懂,却也被视为偏僻怪异。由此可见,追溯文章用字的时代变迁,其中所谓“难易取舍”的发展趋势和依据根由,关键就在于某一阶段的文化风气,若更加确切地讲,其实还在于人们在文化上究竟追求醇厚求真,还是崇尚浅薄务虚罢了。

什么是《尔雅》呢?传说经由孔子门徒编纂,是用来学习《诗经》《尚书》的辅助读物。

什么是《仓颉》呢?相传经由李斯剪辑,是一部保留着鸟文籀书中奇异字体的资料文书。

《尔雅》是针对文字源流的揭示,并且有字形音义的注解。而《仓颉》,虽然像收集奇异文字的园圃,但通过不同字体之间的对比,可以更加明确印证字形来由和意义。《尔雅》和《仓颉》两者一起,仿佛肢体的左膀右臂一样,能顾彼此互补帮衬。而在文章写作中,如果通过字形音义的稽查探究,还可以产生新的音韵内涵,从而谱写出来崭新华章。单言文字在训诂解说方面,伴随时代文化变迁,古今字形音义在用进废退之中,同样日新月异,并且具体于不同文章之间,更是变化多端。天地之间,所谓文化进步和文明发展,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历史,就是人类内在的情感志气和外在的技艺才能,通过不同的语言文字和言语音调,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够落实在文章里面,借以流传和继承罢了。

亘古至今,凡能够被吟咏颂唱的优美感人,必在于音节声律的和谐一致;而文章篇籍的美妙动人,必在于字形语义的饱满深邃。所以书写文章,必须要高度重视文字的选择使用,通常情况下都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