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大秦工程兵 > 第四百零八章 据险而守

第四百零八章 据险而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史上的月氏其实是因祸得福,因为其从秦国学会冶铁,对其在西域成为强国乃至西迁至蓝氏城轻松立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此时的西域还处在青铜时期,而月氏到汉朝时冶铁技术也逐渐成熟。

至于电视剧中说西域的冶铁技术比中原更先进,甚至匈奴从西域学习了冶铁技术于是装备比中原更先进……那纯粹是为了将敌人塑造强大,中原能击败它便越显中原的智慧。

西域的冶铁技术其实是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后从中原带去的。

另一个冶铁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是在中东,现今土耳其一带,出土铁器比中原还早一千年。

虽然土耳其是亚洲国家,但因为与欧洲不过隔了一条海峡,于是在亚述帝国灭亡了赫梯古王国之后,就将赫梯古王国较为成熟的冶铁技术带往欧洲使原本落后的欧洲瞬间就进入了铁器时代。

此时的中原则还处在春秋时期,过了几百年到战国末期中原铁器还没能广泛用于军事。

不过沈兵的出现改变了这现状。

此时的沈兵在考虑一个问题,西域也可以说是中原潜在的对手,那么他是否应该将新铁技术教会月氏以提高其生产力?

若这新铁技术扩散到西域而另一面的中原却因人为限制……比如秦始皇因为担心百姓谋反而收尽天下金属制成铜人,使冶铁技术的发展陷于停滞,那么将来西域是否会反过来对中原形成技术优势?

思虑再三,沈兵觉得还是应该在西域发展新铁。

首先在西域发展新铁有个好处,那就是更安全、更容易保密……西域山高皇帝远不说,周围的百姓对冶铁技术大多没多少兴趣也没经验,甚至就连月氏的冶铁工人都是中原奴隶。

其次,秦军所需的铁如果都要从中原运来,那运输成本就太大了,尤其军队对铁的需求可以说是永无止境。

所以沈兵没多想,当下就一道命令让欠带着一个冶铁团队随商队从河套赶到西域。

沈兵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在沙州建筑两个城寨并各布下五千军力驻守。

这两个城寨的位置其实就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阳关”及“玉门关”。

古诗句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及“春风不渡玉门关”。

这其中的“阳关”和“玉门关”指的就是这两个关卡,它们几乎可以说是中原能完全控制的最远端,也是沙州对外最重要的两个交通枢纽。

守住这两关用木栅按地形连接起几座山,再修筑起一些简易的工事和土堡,就大概的可以阻止匈奴进入河西走廊。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汉朝时可是在这一带修建起长城才能彻底阻住匈奴。

于是肃州那一万驻军也不需要了,只留下一千在原地,余者尽数调往沙州。

沈兵也有想过在沙州修筑长城完善其防御。

事实上沈兵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因为河西走廊的地形十分特殊,其两侧是山脉只有东西两个出口。

西面出口是沙州,东面出口西套。

若以历史走向发展,蒙恬在西套就修筑长城以阻匈奴进犯中原了。

但既然沈兵已控制了西面的沙州自然就不需要在西套修建长城。

于是在沙州修筑长城就是有必要的,因为其一旦完工,就可保沙州立于不败之地……游牧民族不擅攻城,不管是匈奴也好西域三十六国也罢,面对长城只能无可奈何。

这就是兵法所说的“进可攻退可守”,到时沙州就可以放心的发展。

难处就是秦军才刚在沙州站稳脚跟,补给、物资和兵力都不足,在这时劳民伤财修筑长城是否合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