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三十七章 痛苦的汴京

第三十七章 痛苦的汴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在平江府乃至整个东南地区就是土霸王,地头蛇,平江府包括浙东、浙西两路州县自通判以上地官员,基本上都是出自朱门下,而且他还私自养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东南小朝廷,就是指朱地势力。蔡京虽是仙游(今属福

,但在杭州经营已久,势力很大。童贯早年曾在杭+局,几年前出任江淮荆浙宣抚使,围剿方腊,全权处置东南事务,短短几个月之内,即封官高达四千七百多人,而且他奏请皇帝取消了花石纲,所以他在东南也有相当的势力。

老皇帝凭借这三个人在东南的势力,重建朝廷轻而易举。只要东南诸路都听老皇帝的,小皇帝和汴京朝廷还有什么用?西北现在都听郓王赵楷的。

河北山东等地叛乱迭起一片混乱,小皇帝和汴京朝廷的命令根本不起作用,如今再加上金军入侵掳掠,河北州县投降者此起彼伏,即使有人愿意听汴京的,圣旨也送不进去。

这一看就很清楚了,小皇帝和汴京一旦失去了东南的财赋,失去了西北的武力,在没有钱粮武器地支援,没有勤王大军的支持下,他拿什么戍守京师?

小皇帝和汴京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议和,不惜代价议和,先把金军赶离京畿,先保住汴京,然后再解决东南的老皇帝和西北的王,等到国内稳定了,小皇帝把皇位巩固了,再集结大军北上征伐收复失地。

攘外必先安内,现在内患已经足以摧毁国祚了,小皇帝哪里还顾得上阻御外寇?

主战派叫得很凶,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发誓可以守住汴京,先前丢失白马渡的何灌甚至在前线战死了,但大家心里其实都发虚,包括李纲,他也没有阻止小皇帝议和,仅仅扣留了割让三镇的诏书而已,他把所有地希望都寄托在勤王大军身上。

最先赶到汴京勤王的是都统制马忠,他从京西募兵而回,和金人在顺天门外大战。结果不言而喻,打败了,新兵没有战斗力。

就在汴京几乎绝望的时候,种师道、姚平仲带着西北军到了,这大大缓解了汴京地防守压力。其后,荆襄的范琼也到了,至二十一日,各路勤王大军已达二十多万人。

这时,李纲上奏,建议小皇帝统一城内城外各路军队的指挥权,以便协同作战。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小皇帝听到这个建议,对李纲产生了怀疑。李纲是不是要独揽军权?李纲一度得到梁师成的招抚,而梁师成是老皇帝的人,由此不能不让人怀李纲的居心。

小皇帝和李邦彦、吴敏等中枢大臣商议之后,任命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另设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司,由种师道任宣抚使,指挥勤王援兵和原先驻在城外地亲征行营使司的前、后两军,李纲则指挥亲征行营使司在城内的左、中、右三个军和其他城防部队。李纲无奈,不得不接受这种安排,把戍守汴京的重责交给了种师道。

宗望见大宋勤王之师越来越多,而宗翰的西路军攻击大同受阻,李虎返回大同的时间越来越近,随即下令,叫完颜母率军于真定、郸一线驻守,以防虎烈军杀进河北,叫刘彦宗率汉军于浚州、黎阳驻防,确保黄河渡口畅通无阻,他自己则率六万选锋军向北后撤,继续胁迫汴京,以讹诈更多的钱财。

小皇帝看到勤王军队来了,自己这个皇帝的圣旨还有作用,心情好了,信心足了,随即召李纲、李邦彦、吴敏、种师道、姚平仲等人商议退敌之策。

李纲、种师道主张,扼守黄河渡口,断绝金军粮道,坚壁勿战,待金军粮草断绝、人马困疲、渡河北归时,再乘其半渡而击之。都统制姚平仲则认为金军在黄河两岸南北呼应,根本不存在半渡而击之地可能,他建议小皇帝速战速决,夜袭金营,必可一战成功。

小皇帝怦然心动,采纳了姚平仲的建议,但京城里的投降派担心激怒金军,导致形势一发不可收拾,暗中通风报信。

二月初一日,姚平仲率军夜袭金营,由于消息早已泄露,金军事先已有准备,结果宋军大败,姚平仲弃军逃跑,金军乘胜攻城,被率部前来接应的李纲击退。

小皇帝和宰相李邦彦把夜袭金营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李纲身上,罢免了李纲,并派使臣和割地专使带着国书和割让三镇地诏书、地图等到金营谢罪。

小皇帝和李邦彦的做法激怒了汴京军民。二月初四日,太学生陈东上书,李纲乃社稷之臣,李邦彦、张邦昌乃是社稷之贼,请求罢免李邦彦,再用李纲。李邦彦下朝,被汴京军民围住,遭到一顿痛打,代表皇帝出面威胁汴京军民地一帮宦官竟然全部被打死了。

小皇帝大骇,知道这样下去会失去军心民心,无奈之下被迫再用李纲,拜李纲为尚书右丞、京城四壁防御使。李纲复职,即日下令杀敌者厚赏,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但就在这个时候,从东南和西北同时传来不好的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