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哥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十五日,虎烈府各军集结于红柳海,向夏军发动攻击。
察哥率主力已经撤走,李延成率两万马军在战场上转了几下,随即呼啸而去。
薰小丑、罗青汉书告李虎,同时急报大同,西征军顺利攻克天德军。
十六日,毛军率选锋军越过边境,进入夏国河北路境内,沿着北河南岸急速推进。
十七日,董小丑、罗青汉率主力大军随后跟进,他们沿着南河北岸推进,和毛军的选锋军齐头并进。
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势不可当。
夏军每战皆打,但每战皆溃,撤退的速度非常快。
十二天内,虎烈军推进五百里,到达红公牛沙漠,面对浩瀚沙海,将士们心生惧意,终于停下了脚步。
九月三十日,董小丑下令,各军就地休整,囤积军需,准备穿越沙漠和戈壁。
大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十月。
十月初五,红柳海,汉王行帐。
大军顺利攻占前套的消息传到行帐后,李虎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正如薰小丑、罗青汉和毛军在战报所奏,这是察哥的诱敌深入之计,红公牛沙漠就是一个陷阱,大军踏上沙漠,将要面对一场残酷的战斗。
“这一仗能否打胜,关键不在于军队,而在于粮草辎重能否持续运送到前线。”李纲望着案几上的地图,表情很凝重,“四年前,刘法和他的十万大军就是死在沙漠里,死在撤退的途中。”
李虎盯着地图上的红公牛沙漠,一言不发。红公牛沙漠紧靠黄河西岸,长约五百里,最宽处大约两百多里,如果绕道而行,要多出几百里路。军队可以穿越五百里的沙漠,但运送粮草武器的辎重车队不行,它们必须沿着沙漠边缘的戈壁赶到贺兰山,这样一来车队就成了夏军的攻击目标,粮道随时可能被截断。
“我们缺少军队。”原野叹了口气,“如果有足够的军队保护辎重车队,我们就不怕夏军的偷袭。”
“我们有多少驮队?”李虎问道。
“驮队的运送量有限,而且一样会遭到夏军的偷袭。”李纲摇了摇手,“党项人就是在沙漠里长大的,在这种地方打仗,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李虎叹了口气,“这一战比我们想象得更困难。”
“我建议暂时停止攻击。”李纲说道,“此次西征,虽然是两路对进夹击,但我们这一路是牵制性攻击,主战场则在横山北部的灵州和夏州。只要西北军打到了黄河边上,这一仗我们基本上就取得了五成胜算。”李纲抬头望向原野,继续说道,“我们和折家约好了,折家的斥候深入到灵、夏一线,一旦宋军打到灵、夏两州,斥候就越过沙漠到前套寻找我军报讯。我大军可携带一个月的粮草,取道红公牛沙漠西北边缘的戈壁,迅速杀到贺兰山,配合西北军攻打兴庆府。”
李虎低着头没说话。李纲的意思很明显,他希望由西北军攻克兴庆府,而不是虎烈军,但李虎的目标则和李纲的愿望相反,他急需攻占兴庆府以拓展实力。然而,从战局的发展来看,虎烈军暂时的确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就是孤军深入,没有援军,也没有友军策应,前有贺兰山相阻,后有沙漠和戈壁,一旦粮草不足,大军就危险了。西夏人埋伏在沙漠里,他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攻击的机会。
“南部战场可有最新消息?”李虎问道,“太原那边呢?”
大战开始后,太原大元帅府、陕西宣抚司和大同虎烈府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天都有书信往来,但因为战场太过遥远,消息传递很慢,相比起来,折家送来的消息反而是最快的。
“折家说,夏军的阻击并不顽强,缓缓后撤,但其坚壁清野,又派轻骑频繁抄绝粮道,大有诱敌深入之势。”原野说道,“各军主帅担心重蹈昔年五路西征失败之覆辙,攻击速度非常缓慢。”
神宗皇帝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大宋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进攻西夏,但西夏人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大宋五路大军因粮草不济,冻馁死伤,先后溃退,无功而返。
此次大宋的西征之策,和四十年前的西征之计相差无几,而西夏人也采取了相同的迎敌计策。西北军的将帅们为此非常小心,唯恐重蹈覆辙,只是这样一来,他们何时才能攻克灵、夏,兵逼兴庆府?
**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