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关键时刻,要不咋说诸葛亮厉害呢?人家这头脑就是非同一般。
他发明了一种新玩意儿,命人将牛、羊、猪肉剁碎了当馅儿,然后瓦面用面粉包裹着,经过了发酵,蒸出来的玩意儿跟人头似的。朝着河里面一扔,49个齐活儿。
吃了这东西,那“河龙王”也不闹腾了,大军顺顺利利的班了师,回了国。
他当时给这玩意儿取名叫啥呢?
馒首!
后来发展成了人们的一个食物,取名叫馒头。再到后来,精简出了馒头和包子。
我听到老道士说得像模像样的,还是有点蒙,就说他扯半天跟“喜龙堂”有啥关系?
本来是和颜悦色的老道士,顿时瞪起了眼,有点恼羞成怒说我脑筋有点转不过弯,傻了!这事儿已经整得很明白了好不?因为出了这事儿,全靠“阿堂”知晓下面的语言才能摆平对不对?诸葛亮万分感激,就要赏赐他金银珠宝。
阿堂很聪明,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己拿了金银迟早有花光的那天。所以他留了个心眼,让诸葛亮收自己为徒,想要跟着他学本事。
诸葛亮不说愿意,也不说不愿意。最后对阿堂说,这样!我也忙不开,没法收你当徒弟了,这事情讲究机缘。所以我留给你一些奇书,你自己能学多少,那就看你的悟性了。
听到这儿我就咂嘴,这么说来,“喜龙堂”岂不是很厉害了?他们个个都有诸葛亮的本事?
老道士哈哈一笑,端起桌上的茶杯,一仰头又灌了一气。他说这事情哪有那么简单?知识没老师教导,那是光靠书本就能解决的么?你当诸葛亮是好鸟,愿意一身本事倾囊相授?要知道当时的阿堂是个河边捉鱼的泥娃子,大字不识几个,那些书到了他的手中,也不过“天书”一样。这货学来学去,最后就会一门,也就是诸葛亮亲自给他演示过的,如何能对付河里面的“河龙王”。他叫阿堂,又对付的是“龙王”,所以后来人们给这个职业取名字叫“龙堂”。
我听到就笑,说他这都掰扯的是啥“几把”玩意儿。这不是“喜龙堂”么?咋整着整着,就少了一个字儿呢?
老道士听着骂脏话,也不恼怒,只说小时候我这语文老师死得早,没教好功课。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自个儿都不清楚。
我觉得自己脑筋快有点跟不上了,这混蛋思维跳跃性太强,我的智商遭到了侮辱。当即没好气问他,你又是整哪出儿?明明之前说是“喜龙堂”,这一会儿咋变成“龙堂”了?
老道士岔开问题,直接问我,说这半天你相不相信有喜龙堂?
我也不说信,也不说不信,真假掺一半吧。
老道士哈哈笑,说我是个小滑头。接着又追问我,“河伯娶亲”的故事你没听过?
我点了点头,说小时候老师上过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