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脖发出去还不到三分钟,评论区便被吃瓜群众们攻陷了。
【诺……诺贝尔?!】
【克拉福德奖,传说中的小诺贝尔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主要颁发给诺贝尔奖没有涉及到的学科,至今还没有哪个华国籍的学者拿过……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话,给陆神跪了。】
【这个逼太硬了,有点猝不及防。正在写数分作业的我情绪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哭。】
【大佬!还转发抽奖吗?还帮忙改论文吗?不求帮忙改论文,只求大佬在我的博士论文上挂个二作可以吗?实在不行,并列一作也行啊啊啊!】
【那个昨晚说陆神没有装逼的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世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你已经出手了,我却还被蒙在鼓里(大哭)(大哭)】
看着粉丝们的评论,陆舟会心一笑。
果然,与人分享喜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想必他的粉丝们也会很快乐吧。
心满意足的陆舟,将手机放在了床头柜上,把头埋在枕头里,坠入梦乡。
次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数学分院的门口,飘扬着瑞典、华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国旗。
早在报告会开始的前两小时,门口就已经排起了入场的长队,而随着报礼堂的大门打开,千人规模的礼堂内不到十分钟竟是座无虚席。
作为克拉福德奖学术会议的“开场白”,一身正装的陆舟走上讲台,以《哥德巴赫猜想与群构法》为题,展开了时长一小时的报告会。
报告会的内容与他在普林斯顿讲过的东西大抵相似,唯一区别仅仅只是,观众的数量突破了一个新的量级。
毕竟无论如何,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一号报告厅,也不可能容纳一千人同时听讲。
而现在,陆舟只是粗略地扫了眼会场,便知道坐在这里的远远不止千人,因为最后一排还有不少人站着。
清了清嗓子,他扶正了话筒,回应了台下无数双期待与认真的视线,开口说道。
“我会尽量长话短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提问环节。”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我先从群构法的理论开始说起……”
……
在学者们的报告与交流中,为期三天的报告会落下了帷幕,而克拉福德奖“庆祝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随着学术报告会的闭幕式开始,走向了尾声。
不过这次报告会,陆舟参与度不高,基本上全程都在摸鱼。
除了自己的报告会和听的两场数学报告会之外,他甚至去听了两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报告。
对于天文学,陆舟是完全没有研究,顶多看得懂涉及到理论物理方面的东西。
不过天文学奖的获奖者罗杰·布兰福德教授似乎也知道,自己研究的领域比较冷门,于是便用通俗易懂的科普性语言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整个讲座听的倒也是趣味十足。
至于其余的时间,陆舟大多数时候都在斯德哥尔摩的各个旅游景点瞎逛。
这半年来,他几乎没怎么休息过,难得有个轻松惬意的假期,不利用起来简直可惜了。
更何况,还有免费入住的五星级酒店,作为假期来说,这趟斯德哥尔摩之行简直完美。
按照惯例,在三天之后的学术会议闭幕式上,评选了学术会议的最佳报告人奖和最佳论文奖。
毫无疑问,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是最靓眼,最突出的。
不过,这种面向青年学者的奖项显然不会颁给陆舟,也不会颁给其它受邀做一小时报告的学者。
毕竟总得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于是,陆舟便站在了颁奖台上。
只不过不是领奖。
手中捧着一本证书和十万克朗(大约一万多美元)的支票,陆舟郑重地交到了一位来自巴西的数学博士手上,以表彰他在报告会上汇报的关于谢瓦莱单群领域研究的杰出成果。
虽然陆舟总感觉这位学者的年龄应该比自己大不少,由自己来授予他荣誉似乎有些不妥。不过想到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都统称青年数学家,于是他便将这微不足道地违和感给忽略掉了。
更何况,领奖人自己都不在意这点。
只见这位巴西小伙,非但没有因为主办方安排一位比自己年轻的学者给自己颁奖而产生任何不满,反而激动地握着陆舟的手,晃了半天才松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