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的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要开始开拍了。
这几天伊娃闷在家里准备拍摄之前的一些工作, 不巧正好听到隔壁好像有对话的声音。
她走出去看了看, 发现一个中年妇女正巧从亨利的房间里走出来, 她的脸色有些难看, 甚至好像是有些哽咽地离开。
伊娃眨眨眼睛, 不解的看着他们,此刻亨利也从门里出来了。
亨利似乎没注意到伊娃, 他对那位中年妇女说道:“母亲,我送你。”
母亲?这是亨利的母亲?
亨利的母亲语气很悲痛地说道:“不需要,你自己考虑清楚, 我还会来的。”
亨利没有回答,而是说道:“我帮你叫辆车。”
然后就跟着他的母亲一起下楼了, 他的母亲又道:“你一次一次地伤我的心, 哎。”
亨利依旧没回答她, “走吧, 母亲。”
伊娃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离开, 正如她所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困境和矛盾,亨利也不例外。
她开始给《布鲁克林》拍摄了。
事实上, 她这次的计划和上次《月球》差不多,都是走以情动人的路子。
《布鲁克林》是一部实打实的文艺片, 什么样的文艺片才算好的文艺片?
让观众看完会关心里面的主角, 这才是文艺片最大的成功。
文艺片的节奏总是不像商业片那么紧凑, 那么抓人, 这是很正常的,经常看一部文艺片看着看着节奏就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就开始涣散了。
这种时候,在即将散架的时候,必须靠主角将涣散的节奏抓笼,所以文艺片的主角是至关重要的,让观众一边看着一边为主角揪心、一边关心主角的未来,这样才会支撑一部文艺片的节奏。
主角,至关重要,人设,就是第一步。
阿尔沙的人设造型是梅根请了英国一位非常有名的复古造型师来做的,梅根企图呈现片内所有人物都拥有上世界50年代的那种风情。
伊娃看到阿尔沙走出来的时候,她已经在脑内复现了好几遍该如何去拍摄此刻的阿尔沙,让她蒙在柔光镜下,端着的,美的,把这个女孩推到家镜头前。
让她将那种其实不谙世事但又偏偏自以为是的小小矜持,和泛进眼眶、最终又默默咽下的眼泪,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样的气质,可以让观众在一瞬间之内,就对这个女孩产生关切之情。
有了关切之情,自然就对她的人生选择开始担忧。观众会担心她走错一步,就可能因此承担的后果。
但是这是电影,电影总会遇到波折,阿尔沙演得女孩好像玻璃杯摇晃的清水,微微眩晕不知去向何处,突然水温骤升,杯子炸裂开来,碎片与水花四溅,满地残局。
不过至少在人物的气质和塑造上,伊娃认为阿尔沙做的还算到位。
她知道要求一个19岁的女孩有奥斯卡影后的演技未免过分,但是她要求阿尔沙,起码要让观众看到后想去关切她。
在电影的拍摄中,伊娃经常会使用一些格外引人注目的道具,譬如当阿尔沙身在纽约的时候,她居住的房屋的摆设,都是带着爱尔兰风情的,她并未直接在片中点出所谓的乡情,却让这种乡情无处不在。
说到摆设和布景,这一向是伊娃的强项。
甚至连其他工作人员在现场看到伊娃的拍摄后,都忍不住感慨,“伊娃科迪出手,确实就没有不讲究、不精致的可能。”
她的电影都是非常考究的,如果你是一个文艺女青年,你肯定会疯狂地爱上她的电影。
她的片子总是让观众觉得有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唯美气质,就像是一卷画面清丽的油画。
比如眼前,她构建出的一个镜头。
夏日的午后,阳光照进斑驳的水池,蝴蝶在窗前飞扑,阿尔沙情绪翻涌的注视着窗外暧昧的男女。
听得见躁动的蝉鸣,闻得到花瓣的清香,感受得到,那席卷而来的,热浪。
这个镜头质感华丽的仿佛是香奈儿的广告。
前半段中,小碎花的墙纸前暗影中的黑白照片;阿尔沙躺在浴缸里抬头看到返乡的飞机;在爱尔兰小镇上如童话一般的色彩和阳光。
后半段中,布鲁克林区带着雾霭的阳光;路过废墟时阿尔沙在喝水中苍白的倒影;和意大利男孩约会时候酒吧深处的剪影;每天走过纽约街头的大仰角;逆着光亲吻的瞬间。
每一个角度,每一个镜头都异常的讲究,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导演在拍之前脑中已构筑了宏大完整的影像,才能有如此的掌控能力。
时不时出现的逆光处理,连人物走位的路线都设计的天-衣无缝,每一处镜头的构图都充满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