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十分钟不露痕迹的飞机枪-战、追杀长镜头,已经让剪辑师彻底兴奋起来了。
太酷了, 真的太酷了, 再看了许多遍之后, 他开始去点开看其他的视频素材。
另外一段, 依旧是一段长达10分钟的长镜头, 这段长镜头比起刚才那段也丝毫不逊色,这是另一场飙车追逐戏。
一个架设在车内的主观镜头实时传递出急速行驶的汽车的危险感, 随后,镜头开始调转。
开始了一场双方互相心知肚明的追车戏,导演的场景调度很出色, 让这段跟踪富有层次感,同时不断地通过双方的对比来凸显罪犯的沉稳和警察的暴躁。
例如罪犯在车内安逸的抽烟, 而在身后的警察只能拿出打火机发现没有火而痛骂一声。
再然后, 随着飙车戏码不断升级, 最后竟然演变成了宝马车在追火车!
如果前面一则长镜是震撼, 那么这一段长镜头明摆着就是冲着让人过瘾而来的!
过瘾, 太过瘾了!
剪辑师此刻才开始意识到,或许这个女孩真的有这份能耐,那就是拍摄三段10分钟长镜头的能耐……
而且这三段长镜头拼接起来, 那绝对会成为震惊人类历史的镜头,但是问题在于。
她要怎么拼接起来, 把三段10分钟的长镜头伪装成一个不露痕迹的30分钟长镜头?
她确实拍出了令人咋舌的10分钟长镜头, 但是要如何通过花式转场来让人看不出来的伪装?
他承认, 他好奇死了。
第二天, 他实在忍不住,直接去到了片场,就是为了能够直接去看看伊娃到底是怎么把这几幕拍出来的。
特别是在机舱里,连摄影机在哪儿都不知道的那一幕!
等到了片场之后,他才领悟到一个道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当他看到现场的一个硕大的工程之后,他终于找到伊娃是怎么把这一幕给搞出来的了!
通常,像这种追车、追飞机的戏码,都是在后面拖一个拖车,然后摄像机在拖车上进行拍摄,不过这样的角度是有限制的,更不可能实现把每个人都拍进去的长镜头。
所以,伊娃索性直接撬掉了飞机的机顶,把拖车的车厢装在了飞机的顶上,这样摄影师就可以在飞机顶上的拖车车厢内布置轨道,然后进行对下面飞机场内全方位的摄影和位移。
上帝啊,这简直太疯狂了!
这个伊娃科迪的大脑到底是怎么长得,用这么野蛮和富有创造力的方法,实现了人类史上难度最高的一个长镜头!
佩服,真心的佩服。
而此时,伊娃还在片场继续拍摄这部广告片。
伊娃对于这部剧还有一个创新,那就是她非常鼓励“把摄像机扛到街上去”,去捕捉生活中虽不完美却贵在真实的声效与画面。
伊娃压根不怎么打算用后期配乐,她更喜欢用自然真实的噪音去烘托。
所以,你会发现,这片子压根没有摄影棚……一切都是真实拍摄的。
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伊娃每一个镜头都是让提着手持摄影在那儿拍摄的,不过因为伊娃实在很会烧钱,到了后期,预算控制人员甚至不得不提醒伊娃,“我们的预算已经差不多了,该省的地方就省了吧。”
伊娃只好停拍了半日,在现场转了半天思考该省掉点什么细节才能节约经费。
最后她忽然灵感一闪,对摄影师说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把摄影机所有的轨道都去掉吧,这样可以省去轨道的费用。”
摄影师诧异道:“没轨道,怎么拍手持摄影?”
伊娃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辆轮椅,笑嘻嘻地说道:“把摄影机放上面,让轮椅跟着主角滑就行了。”
摄影师:“……”
有时候他不得不好奇,伊娃的脑子真的不知道是怎么长得……
但是往往那些歪理在她的论述下,好像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可以说,在拍摄的现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伊娃了,特别是在她将那段简直匪夷所思震慑人类历史的飞车追飞机的长镜头拍出来之后……
但是这片子还有另一个超级难点,那就是伊娃要把3段10分钟的长镜头,伪装成30分钟的超长镜头,这要怎么做到?
主摄影师达伦诺夫斯基确实始终没想明白,“你所说的花式转场去伪装,到底要怎么伪装?”
伊娃似乎早就想好了,“很简单的道理,第一个转场的时候,通过开门来实现,一道门打开后就从一个场景转到了另一个场景,在这里做一些剪辑就可以伪装了。第二个转场,将镜头慢慢对转天际,然后天空通过加速剪辑由白天变成夜晚,在将镜头往下滑动,就可以伪装一个从白天到夜晚的转场,但是始终是一个镜头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