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99笔趣阁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十六节 各怀鬼胎

第十六节 各怀鬼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备无患,占据有利地势,总比被敌人占据的好,这在军事上怎么都讲得通。

可为什么科林就一直不同意,一直表示说周琅太谨慎了,一直各种理由说清军不可能来进攻。

这绝不是英国军官的做派,英国人在这个时代的做派充满了海盗味道,就不提他们在印度干的那些个破事了。就单说他们早年曾经试图开通跟中国之间的贸易的做法。

那是1635年,也就是明朝时的事儿。当时东方贸易掌握在海上马车夫荷兰人手里,台湾都还是荷兰人的殖民地呢。那年,为了打破荷兰的垄断,英王查理一世任命威德尔上尉为指挥官,率领6艘船舰前来中国。

威德尔在澳门被葡萄牙总督拒绝之后,决定启程直接前往广州。到达虎门亚娘鞋停泊,驻守虎门炮台的明军鸣炮示警。威德尔马上下令扯下圣佐治贸易旗,升起英国国王的军旗,随即指挥船队炮轰虎门炮台。攻上炮台后,英军扯下明军旗帜,挂上英王旗帜,并拆下了三十五门大炮,作为战利品搬到船上。

之后发生的事情出人所料,按照一般的逻辑,你都打了人家,还攻占了人家的炮台,拆了人家的大炮,基本上这生意也就黄了。可英国人不是,葡萄牙人居中说和,他们将大炮还给了广州地方政府,接着就派了两个人去广州要求贸易。

可是他们的船不顾广州官府的警告,一路深入广州内河,这可是携带重型武装的军舰,而且一路上抢掠中国渔船、商船,夺取了物资还打算去广州变卖,种种行径激起了广州官府的愤怒,派船驱逐走了英国军舰,当时明朝的船舶技术跟西方差距还没有清末来得大,明军的火器装备水平也比清军要高,发射的火箭和火炮让英国人不得不退出了广州内河。

之后威德尔的做法,非常具有海盗精神。他在虎门地区纵火烧毁了三艘中国帆船,焚毁一个市镇,抢夺30头猪。又攻占并炸毁虎门亚娘鞋炮台,焚毁了大帆船一艘。

不过明朝时期的中国海上力量显然比清末要强一些,西方商船别说跟明朝政府水师对抗了,就是政府诏安的郑芝龙集团他们都斗不过。所以威德尔担心中国政府报复之后,在葡萄牙人的调停下,他们赔款了白银2800两之后,他们的舰队才得以离开中国。

这还是一百多年前英国军人的作风,而科林可是一百多年后,英国已经隐隐有世界帝国姿态时代的军官,威德尔一直是在挑衅,科林却是平白被满清的軍队偷袭,可威德尔被广州官府拒绝贸易之后,是烧杀抢掠泄愤,科林在被偷袭之后,反而一再的反对攻占左营。

一直到周琅表示说,占领左营不是为了跟当地官府对抗,而是为了安全的维修商船,船修好后马上离开,科林才答应采取这次军事行动。

很显然,科林的目的是不得罪任何中国政府,如果联想到东印度公司正在派使团去北京觐见乾隆,谋求打开中国贸易这件大事,就该知道科林的心思了。只是科林是一个军官,这种政治味道的想法,必然不可能出自他的心里,只能说东印度公司,或者说是印度总督康华利之前交代过他的。

周琅正是猜到了科林的心思,最后才告诉科林自己并不打算永久占领左营,并不是要跟当地官府对抗,甚至表示愿意在合适的时机,跟当地官府取得联系,解释误会。

经过这一番劝说,周琅摸清了科林的心思,可科林却根本不知道周琅背后的考量。

周琅当然是真的不打算占领左营,至少是现在不打算如此做,他是要在中国取得立足之地的,但他的计划中时机还没有到,他还没有自保的能力,即便占领了这里,也不过是给东印度公司做嫁衣。

那周琅为什么还要一而再的占领左营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